楊昌學:致富領頭“楊”
提起楊昌學,在平利縣廣佛鎮東山寨村人人都豎起大拇指,他不僅是村黨支部書記,還是縣鎮兩級人大代表,這幾年,他又多了一個新的頭銜——致富領頭“楊”。
東山寨村位于廣佛鎮東南部,距縣城40多公里,是一個位于大山深處,平均海拔1100多米的偏遠山村?!耙划€田,九畝坡,種一坡,打一車,收一籮筐,蒸一鍋。”是東山寨村先前最真實的寫照,全村人都在大山里刨食,日子過的緊巴巴。“如何盤活村里資源?”“如何發展主導產業?”“如何讓群眾在家門口增加收入?”一直是楊昌學的心病。
近年來,東山寨村的道路上時常能看到楊昌學走家串戶問寒暖、田間地頭不停轉的身影。在不斷走訪群眾,聽取民意的基礎上,楊昌學結合村情實際發展特色產業,讓東山寨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其中他帶頭發展的合作社功不可沒。
2016年3月3日這一天,在楊昌學的帶領下,平利縣東山寨魔芋專業合作社成立了。從這一天開始,東山寨村的村民又多了一條致富增收之路。
合作社成立后,技術支持、政策資金、加工流程等諸多問題,一直困擾著楊昌學,那段時間他愁得幾乎吃不下飯、睡不著覺。
“2017年10月18日習主席在十九大報告中正式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各級各部門也將‘產業興旺’作為指引,高度重視農村產業發展。以此為契機,在市縣領導的關心關愛,鎮黨委政府的幫助支持下,我們村的合作社終于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睏畈龑W說。
在經營中,楊昌學利用合作社充分調動群眾的生產積極性,不斷探索和總結經驗,通過土地流轉、勞務用工、入股分紅,帶領群眾一起參與。同時,他不斷加強自身學習,參加了市縣組織的農業技術培訓,取得了高級職業農民證書。魔芋種植、采收、清理、加工等每條線,楊昌學都親自把關。星光不負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合作社的生產經營逐漸步入正軌。
對于人大代表這個身份,楊昌學有深刻的理解,他說:“自己過上好日子不算啥,能做好一個領頭人,帶著鄉親們一起過好日子才算不辱使命”。因此,“這幾年,我們從最開始單純地種植收購,發展到現在種植、加工、銷售多層次經營。有了魔芋合作社這個樣板,我們現在又發展了中藥材種植合作社,力爭將村里的氣候資源用好、土地資源盤活、人力資源帶好,確保群眾在家門口都能增收致富?!闭f起這些,楊昌學身上仿佛有使不完的勁。
一邊謀劃發展,一邊注重調研。作為人大代表的他總是千方百計地反映和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在每年的縣人代會上,他都會圍繞群眾致富增收提出一系列建議并積極推動落實,不知不覺間,領頭“楊”的稱呼在群眾嘴里格外親切。
“身為代表就應該帶領群眾增收致富”,這是楊昌學記在心中也常掛在嘴邊的話。針對那些想創業、有想法,但沒資金、沒技術的村民,積極幫他們了解最新產業扶持政策,積極聯系上級部門,免費為群眾提供技能培訓,為他們帶去好政策、好技術,以點帶面,激發村民創業熱情,打好村民產業基礎,促進村內經濟進一步發展。
俗話說天道酬勤,這些年東山寨村村民的生活環境大大改善。楊昌學的合作社現有魔芋1500多畝,每年生產各類成品250噸,固定員工15人,每人每月實現創收2000余元。楊昌學在最平凡的崗位上履職盡責,在最需要的地方發揮一名人大代表的模范帶頭作用。在基層一線,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腳步丈量民情、用真情感化民眾、用行動凝聚民心。而這或許正如楊昌學所說的那樣:“我是一名人大代表,我必須要起好帶頭作用,不能辜負選民的信任,只要大家日子過得好,我就滿足了?!?
“人民代表人民選,人民代表為人民”是楊昌學的鄭重承諾,也是楊昌學多年來奉行的工作準則,楊昌學的努力和辛苦,東山寨村的群眾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楊昌學不僅僅是村民眼中的好代表,更是村民們口中時時稱贊的“貼心人”,東山寨村也正在這位傾情為民的人大代表帶領和影響下變得更加和諧、美麗,東山寨村正以魔芋、中藥材等特色產業邁上了鄉村振興堅實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