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凡:用實際行動彰顯人大代表擔當
精準扶貧行動,他入戶走訪、真情幫扶;疫情防控工作,他大力支持、慷慨解囊;災后救援一線,他疏通道路、轉移群眾;貧困學生家中,他暖心關懷、熱心捐助……他就是平利縣第十八屆、第十九屆人大代表,陜西朗第建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肖凡。
從項目現場技術負責人到自主創業發展地方特色產業,靠著踏實肯干和一股子韌勁兒,肖凡率先富了起來,艱辛的創業歷程讓他深深體會到,企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黨的關心支持,離不開社會各界的熱心幫助,更離不開老百姓的新任。從此,他立下了助力發展、回饋家鄉、回報社會的奮斗目標。他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用付出和奉獻詮釋了一名人大代表的責任與擔當。
開展村企共建 助力鄉村振興
富而思源,事業上取得成功的肖凡,時刻不忘投身家鄉鄉村振興建設。2018年,為扎實落實脫貧攻堅戰略,摘掉農戶貧困的帽子,平利開展“萬企幫萬村”行動,肖凡積極參與“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對口幫扶平利縣城關鎮金華村,助力一批農戶實現增收。
肖凡主動扛起聯村幫扶責任,組織10余名企業員工成立幫扶工作小組,挨家挨戶走訪26戶幫扶群眾,通過面對面拉家常,了解農戶家庭人員、就業、收入及發展產業意向等情況,掌握詳細信息,分析致貧原因,因戶制定幫扶措施,力所能及幫助解決生產生活難題。肖凡為有發展種養殖意愿的農戶采購農作物籽種、肥料、豬仔、雞苗、防護網等農用物資,調動農戶積極性。同時,與農戶簽訂收購協議,收購西瓜、玉米、山藥、絞股藍、土雞、生豬肉等農產品5000余斤,價值6萬余元,讓村民在家門口將農作物變現,解決了村民農作物銷售難問題。
就業是民生之本。肖凡意識到,一個農戶實現穩定就業就意味著全家脫貧。肖凡收集全村勞動力就業意向,了解到掌握瓦匠手藝村民較多,但技術水平普遍不達標的實際,肖凡組織開展建筑業技能培訓5場,邀請熟練技工現場手把手教授貼磚、粉刷等技術,提高村民技能水平。同時,增加企業用人數量,收集建筑公司招聘信息,安排幫扶群眾務工40余人,讓群眾實現穩定增收。
積極參加救援 組織搶險救災
肖凡堅信,衡量企業家價值的標準,不單單是財富的多少,更重要的是有無私奉獻的社會責任感。
2017年9月,平利縣八仙鎮遭受特大暴雨襲擊,受災情況極為嚴重,多處村道和房屋被毀,村民的生活和生命安全面臨極大威脅。得知消息后,肖凡同志以個人名義向縣慈善協會捐款捐物3萬余元,并在災情發生的第一時間帶領公司員工奔赴災區參加救援行動。
驅車前往途中,部分道路被洪水沖毀阻斷,無法通行。他們就用隨車攜帶的救援工具,清除落石、土方,連續工作長達數十個小時,餓了就以泡面和礦泉水充饑,直至道路暢通。到達災區后,肖凡和同事們都顧不上一路的疲憊,迅速投入到搶險救災工作當中,幫助轉移群眾、搶修損毀道路......他們不怕苦、不怕累,不求回報,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企業家和人大代表的無私奉獻和責任擔當。
肖凡不顧個人安危、參與一線救援讓家人的心揪了起來,面對家人、朋友的勸阻,他語氣堅定:“人大代表是啥,就是群眾的代表,只有多做實事好事才能讓群眾打心底里認可、滿意?!?b>
參與公益捐獻 熱心扶危濟困
“作為一名人大代表,我們要履行更多的社會責任?!笔切し驳娜松砟?,也是他熱心扶危濟困,履行社會責任的真實寫照。
2010年5月,正值平利建設中國最美麗鄉村的重要時間節點,肖凡按照縣政府決策部署和龍頭村整體規劃,投資千萬元成立了平利龍頭商貿有限公司,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以“賞農耕文明,游美麗鄉村”為主題,大力發展餐飲、鄉村旅游等地方特色產業,大力宣傳龍頭村農耕文化,并出資百萬余元為龍頭村新建攔水壩、河堤等基礎設施,龍頭村面貌煥然一新,知名度明顯提升,為參評中國最美麗鄉村夯實了基礎。
除了完善基礎設施,各類公益捐獻、扶危濟困活動中也總能看到肖凡的身影:積極響應“戰疫情、保平安”活動,捐款捐物10萬余元;修建水泥路,改善學校交通環境,捐贈10萬元;支持打造“女媧故里,秀美平利‘茶文化節’”,向全國推介家鄉平利,捐款5萬元;修繕古代文物建筑,捐贈5萬元;開展農戶走訪慰問,發放慰問金、糧油等慰問品3萬余元;資助貧困戶學生上學,捐助1萬元;看望截肢女孩,捐款5000元……近年來,肖凡積極參加愛心捐贈活動,累計捐款捐物達50余萬元。
付出總有回報,近年來,肖凡同志先后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安康市勞動模范”、“安康市優秀民營企業家”稱號;被平利縣委、縣政府授予“平利縣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企業因始終堅持“誠實守信、務實創新”的經營方針,高質量承建公路、橋梁、交通脫貧攻堅等項目,也贏得社會高度認可,先后榮獲“優秀施工企業”、“安全生產先進企業”、“先進企業”、“陜西省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先進單位”、“平利縣優秀民營企業”等稱號。
成績不能滿足,名譽催人奮進。作為一名民營企業家、縣級人大代表,肖凡總說:“能為父老鄉親做點什么,讓他們的日子過得好一點,我就很滿足?!彼彩沁@樣做的,始終本著一顆回報社會、奉獻社會的心,扛牢責任、恪盡職守、樂善好施,為推進平利發展、助力鄉親增收、促進公平正義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