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對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羅俊同志履職情況的評議意見
平利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關于對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羅俊同志履職情況的評議意見
2022年10月26日縣十九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羅俊同志的《履職報告》和縣人大常委會視察組的《視察報告》,并進行了評議和民主測評。測評滿意率為100 %,測評結果為滿意。
會議認為,羅俊同志任職以來,能認真貫徹執行憲法、法律法規和縣人大及其常委會決議決定,依法行政、勤勉履職,作風過硬、敢于擔當,善于協調、注重統籌,大局意識強,具有較強的組織領導和駕馭復雜工作局面的能力,分管領域工作富有成效,為促進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會議指出,羅俊同志分管領域的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是鞏固銜接和鄉村振興示范創建工作還有一些薄弱環節需要持續加力;二是農業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還有待進一步提高;三是交通項目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要求還有差距;四是民政、水利、林業等民生和生態領域工作還需持續加強。
會議提出以下建議:
1、進一步加強統籌謀化,全力加快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加強分管領域的指導協調,統籌資源要素,加大工作力度,以鄉村振興示范創建工作為重要抓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一要強化組織領導推動。建立健全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部門協同推進機制,細化創建方案,實化創建措施,強化責任落實,確保各項創建任務落地見效;二要加強資源要素保障。強化政策創設、制度創新,構建多元投入、高效利用的要素保障機制,引導資金、人才、技術、信息等向示范創建工作集聚;三要積極探索鄉村振興發展模式。著力在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重點領域尋求突破,形成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提升的發展格局。注重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建立健全農民參與機制,引導農民全程融入示范創建。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細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標準,完善管理管護長效機制,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四要扎實開展鞏固銜接“雙百行動”。嚴格落實“四個不摘“工作責任,緊扣重點目標工作任務,強弱補短,緊盯農民增收關鍵,堅守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五要保障糧食安全。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加強新增耕地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建立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落實農業防災減災措施,強化糧食經營主體培育,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六要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堅持因村施策,精準發力推進集體經濟“消薄”任務完成,在農村閑置宅基地盤活試點工作上要再加力,力爭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后評估和鄉村振興實績考核獲得優秀。
2、搶抓政策機遇,精深謀劃爭跑項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緊盯中省政策利好先機,敏銳把握資金投向和支持方向,統籌交通水利、農業農村、生態林業、公共服務等分管領域,精深謀劃一批帶動性強、群眾期盼的項目,進一步加大向上爭取項目力度,深入做好項目儲備工作,為我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項目支撐和資金支持。
3、加快轉型升級,統籌發展高效農業。強化農技專業人才招培,大力開展提品質、創品牌行動,培優扶強農業龍頭企業、產業化聯合體,推動產業配套布局優化升級,全力推進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堅持茶飲產業首位優先發展,整合資源要素,強化品牌質量管控,推動茶產業走集群式發展道路,實現全產業鏈提質增效;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實行一個產業一套政策,優化產業獎扶辦法,完善聯農帶農機制,開展特色種養業提升行動,牢牢把農戶嵌在產業鏈上,實現加工在鎮、基地在村、增收在戶。
4、加快交通建設,加速升級互聯互通。以創建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為抓手,加快縣鄉公路的升級改造,統籌推進資源路、旅游路、產業路、村組路建設,促進交通與鄉村產業融合發展;深化路長制,加強農村公路養管資金保障,推進智慧交通、三級物流體系建設;積極爭取鐵路、高速公路、通用機場等重大項目,構建內接鄉村、外連都市的大交通格局。
5、增進民生福祉,提高群眾生活品質。堅持人民至上,深入研究民政和治水護林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全力以赴破解難題。一是督促各分管部門,加大代表建議的辦理力度,進一步提高辦理質量和實效;二是加強社區養老服務站、日間照料中心、托幼中心建設,積極探索區域敬老院醫養結合試點,著力解決“一老一小”問題;三是全面落實擁軍優撫、社會保障政策,做好特殊困難群體關愛服務,守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線;四是突出高效治理,加強水土流失治理和林業生態修復,嚴格落實河湖長、林長責任制,全力守護“綠水青山”良好生態;五是依托平利良好生態優勢,加大對國家儲備林項目、水系聯通及水美鄉村試點縣項目的爭取和實施力度,扶持打造一批林下經濟,推動林業和旅游、醫療、養老等產業的融合發展,實現“水韻茶鄉·美麗平利”的建設總目標。